《铁路的玫瑰》一片在上映前夕改名为《车轮》。起这样简单的片名是想模仿雨果,而片中的主人公被称为西西夫,也具有同样简洁明了的意义。萨维兰·马尔斯所扮演的那位眼珠转来转去的火车司机,不仅重现了希腊神话中推岩石的西西法斯,而且还重现了性格极其复杂的俄狄浦斯①;他为了爱他的女儿,以致双目失明,失去理智。他的女儿是一个象玛丽·璧克馥那样淘气而浮躁的少女,爱上了自己的哥哥--一个寻求斯特拉迪瓦里②的秘诀和冒充诗人的青年。影片中出现很多诗意的画面,如用盛开的牵牛花装饰的秋千架,扳道工人的住屋变成了一座玻璃的宫殿,在那里,一个提琴家穿着中世纪行吟诗人的服装,向头戴圆锥形高帽的少女求爱。
但人们如果把这部作品单纯看作是这些幼稚情节的表现,那就错了,因为"这部影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的丰富性,既含有许多新的珍贵的东西,又含有许多庸俗的贫乏和低级趣味。……这种特征只有在它使剧情激动、创造情绪、而不将精华从糟粕中分开时,才充分表现出它的吸引力。冈斯是当时法国唯一的一个具有强烈表现力、并能将鲜花和泥沙一起带到一种富于抒情味的气氛中去的电影家"(莱昂·穆西纳克语)。秋千架上的牵牛花朵虽使1923年有才智的人看了觉得好笑,但这一镜头在今天看来,却具有古老明信片或农家家具的那种朴素气息。泥沙已被时代的浪潮冲走,强烈的表现力和真实感却依然存在,而成为这部影片中的主要特色。
影片《车轮》中最有名的片断,乃是一些形式上很成功的、系统地应用格里菲斯的加速蒙太奇手法所构成的片断。在这些片断里,风景和人物的面孔、机车制动杆和水蒸气,交替出现,节奏愈来愈快,随着火车向着悬崖的疾驶,观众的神经也愈来愈感紧张,最后则发生了覆车的惨剧。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方法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冈斯长期在车站和铁路员工当中的生活使他找到了表现铁路诗意的秘诀,而法国人对于这种诗意义是最敏感的。在不大需要效果趣味和新奇技术的片断中,例如在描写铁路员工的酒吧间时,冈斯就简洁而有力地采取了从影片《火车到站》和《酗酒的牺牲者》起、一直到《天色破晓》和《铁路的战斗》为止的法国自然主义的表现方法。
①俄狄浦斯是希腊底比斯王之子,幼被遗弃,长大后误杀其父,并娶其母为妻,发觉后受良心谴责挖去眼珠。事见希腊神话。--译者。
②18世纪意大利有名的提琴制造者。--译者。
对人物的环境采取了一种直觉多于设计的描写方法,使《车轮》一片具有一切伟大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背景。我们还应特别指出:在冈斯的作品中,这种背景都是有社会性的,而在此时期英斯或者斯约史特洛姆的作法却使电影倾向于描写自然而不注重描写社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