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孤独

  柔情和幽默使保罗·费乔斯的《孤独》一片获得成功。这位年轻的匈牙利导演在欧洲开始他默默无闻的事业,到美国后因试拍《最后时刻》这部影片而成名。《孤独》一片从某些快速蒙太奇和迭印的效果上来说,很近似先锋派的作法。但这部影片主要是对美国一些小职员在科尼岛上的杂耍场中消磨一个假日下午的情景,作了生动而有趣的描写。这种描写的动人和自然,使这部作品大大地超过那些粗制滥造或庸俗地描写风俗的影片。但费乔斯却不能进一步发展这种好莱坞少见的优点。他在摄制了一些平淡无味的商业性影片以后,就到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担任导演,以后在瑞典成了一个纪录片制作者。他最好的一部有声影片《匈牙利女英雄玛丽》,是在国际资本的协助下,在匈牙利拍摄的。这部影片是由安娜蓓拉主演,后来译成四国语言。1938年,他又在泰国为一家瑞典影片公司摄制了一部名叫《一把米》的影片,片中他应用了弗拉哈迪的手法,但人们却看不到《孤独》一片中那种丰富的人情味;这部影片可说是象一个全无热情的学生所作的作业。
  好莱坞在它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对它的电影先驱者和欧洲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与其说是加以利用,毋宁说是加以排斥。随着好莱坞的世界霸权的建立,它大部分生产就陷于毫无意义和追求豪华场面的停滞局面。当然,主要导源于麦克·塞纳特的光彩夺目的喜剧学派自当别论。除了卓别林因他的天才已超出这个学派之外,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喜剧演员无庸争议地是勃斯特·基顿,他是自己的长片的创作者。不动声色的表情,非常准确的模拟动作,使他能够以极少的工具创造他的喜剧天地,在他最后总是利用其不真实的动作的人物之间建立一种对话。经过三十年的时间,基顿成为一个著名的典型喜剧演员,而他的竞争者如哈洛德·劳埃德则不象他那样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两件接着发生的大事结束了这个时期:一是有声电影的兴起,另一是从华尔街金融恐慌开始的大经济危机。这两件大事结果造成电影创作者和演员的大更动,以及华尔街势力对电影艺术和电影企业的进一步控制。
  事实上,1927年10月23日阿兰·克劳斯兰德摄制的有声响、对白和歌唱的《爵士歌王》的第一次上映,标志着电影已进入了它的历史的一个新时代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